Table of Contents
這個題目在閱讀器討論區也算是個月經題了,就像我自己當時也曾經困惑過一樣的事情:畢竟他們都可以連上wifi、閱讀、都附一隻筆可以寫字,所以是不是只是面板材質不同的類似東西?
一直到自己同時擁有兩個東西之後,我才理解到ipad與閱讀器看似有部分功能重疊,但基本上各自有對方難以取代的地方,如果你的需求很純粹,例如只需要閱讀或只需要筆記沒有特別想要其他功用、閱讀的格式跟閱讀的種類很單一,那也許可以簡單地做選擇;又或者你的預算充足,那就當然可以像閱讀器社團建議的一樣,ipad也買、閱讀器大台、小台、開放、封閉都買。
但如果你跟我一樣,並沒有打算花那麼多預算買一大堆3C產品的話,我希望這篇文章對你會有些幫助。
在ipad與閱讀器之間猶豫不決的我,選了…
先從我自己的經驗說起吧,最早我開始在ipad與閱讀器之間猶豫,是因為2020年我開始讀法律學分班,又有了作筆記的需求,我本來就算是個熱愛手寫筆記的人,我也無法適應使用電腦做筆記,電腦打字感受不到學習的快樂,後來看到學分班有同學分享使用閱讀器作的筆記很漂亮,於是開始好奇用電子設備做手寫筆記。
我一向自認為對消費品秉持實用主義(永遠少一件的衣服除外XD),我希望在ipad與閱讀器之間擇一購買就好,在研究一陣子也問了一些朋友意見之後,決定買了iPad air4。
擁有iPad之後我非常滿意,感覺像是生命中的一個缺角被填滿了,iPad、apple pencil搭配Goodnotes的組合完美無可挑剔,讓手寫筆記的快樂提升了10倍不止。方便攜帶與追劇,當然為了讓他發揮更大效用,我也用ipad閱讀,從Hyread開始、到購買電子書、用app看網路小說,結果到後來,我用ipad閱讀的時間,遠遠超過我用他作筆記或追劇的時間。
是ipad讓我開啟對電子書的愛,習慣電子書帶來便利與便攜的快樂,省錢同時省空間的實惠。但是這種ipad不離手的生活過不到半年,我開始明顯感覺自己眼睛的吃不消,於是8個月後,我買了自己的第一台閱讀器kobo nia,因為他最便宜、而且樂天kobo的電子書遇到優惠的時候還蠻好下手買的,但因為看網路小說的需求,不到3個月後,我又把手中的閱讀器從封閉式升級成開放式,從此,寸步不離的3C產品,除了iphone還要加上boox poke3一筆。
對以文字閱讀為最大宗的我而言,6吋大小的閱讀器是我最好的選擇,而ipad的則是補足了6吋閱讀器所不足的地方,包含做上課筆記、偶爾看漫畫或pdf文件等。
➡️延伸閱讀:推坑閱讀器的理由及6吋閱讀器的超多優點
ipad與閱讀器的各種比較
價格上,中高階閱讀器跟ipad價格差不多,但便宜的閱讀器就可以很實用
最便宜的是ipad 9,價位約1萬元,如果需要手寫,還要另外搭配apple pencil第1代是3千元;在高階一點的話iPad Air 價位將近1萬8千元,搭配apple pencil第2代就會超過2萬元了;當然也有ipad mini跟iPad Pro,但既然這篇文章的讀者是想要在閱讀器跟平板之間做出比較,我覺得mini跟Pro的使用戶,基本上使用的功能跟目的,不會是閱讀器能夠取代的,就不列在這邊討論了。
閱讀器的話,價差非常大,基本上取決於閱讀器的尺寸大小與功能,最便宜的kindle可能2千多元就買得到,高階的13吋彩色機種,則不比平板電腦便宜;我認為閱讀器並不是買越貴就越怎樣,例如6吋閱讀器不只是便宜而已,他在重量、便攜、便於手持這些特點,沒有任何平板、也不是高階閱讀器可以取代的。所以一旦要進閱讀器的坑,仔細釐清自己的閱讀需求、閱讀習慣,也是蠻重要的。
操作流暢性、速度與應用程式上,閱讀器不能與ipad相提並論
先複誦三次:閱讀器不是平板電腦、閱讀器不是平板電腦、閱讀器不是平板電腦!
閱讀器不是電腦、iPad是電腦,這就是最大的差別!閱讀器對已經習慣手機、平板、電腦操作效率的我們而言,還是明顯非常緩慢的一項電子設備,光是打字就需要耐心,所以閱讀器的使用上,還是相對單純且侷限,開放式閱讀器能夠連上網路、能夠下載app,但並不代表他能夠像手機或平板一樣隨心所欲,你不會有耐心等畫面慢慢地跳轉。
對我而言,平板的好處在於提供一個非常綜合的選項,當我只能帶一個東西出門的時候,他可以同時兼具電腦跟閱讀器,然而平板在工作上不如電腦有效率,在閱讀上又不如閱讀器舒適,大概就是看劇以及作筆記確實無可挑剔。當然如果有繪圖需求的人,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在閱讀表現上,閱讀器有ipad與手機無法取代的方便性
其實回過頭來,閱讀器正如其名,他無法取代平板電腦及手機,但是如果在閱讀相關各種需求跟功能上,閱讀器的好用程度也絕對遠遠勝過於平板及手機,當然所有閱讀app在手機跟平板上都運作無礙,不過對於長時間的閱讀、希望長久用電子書取代紙本書、或打算增加閱讀量這些目的,閱讀器絕對是更適合的選擇。
以使用需求,找尋適合的ipad或閱讀器尺寸選項
寫筆記
如果是要做上課筆記,尤其那種分秒必爭的上課筆記;又或是要從很多資料之中整理自己的筆記,真心只推薦ipad ,搭配Goodnotes真的是愛抄筆記人的盛宴,因為速度快、操作流暢、顏色選擇多、可以搭配拍照、截圖、檔案匯入等功能,應用上非常靈活,幾乎是隨心所欲的狀態,甚至遠勝紙本筆記。缺點是,複習的時候,除非把檔案轉出來到閱讀器上面看,不然用ipad讀書眼睛還是會比較累。
閱讀器比較適合做「閱讀筆記」,例如在既有文件上面做標記,而不是狂寫猛抄的類型,如果想要做上課手寫筆記,應該只有高階機堪用,但畢竟操作速度相較起來還是較慢、多數機種可能只能黑白色。使用閱讀器筆記的優點,大概只是複習時可以把筆記當成電子書看、不傷眼。
閱讀論文
若需要大量的閱讀論文,考慮到論文大多是pdf格式,而且通常這樣需求的人都有久看的需要,恐怕一台10吋以上甚至13吋的閱讀器恐怕是跑不掉的,雖然昂貴,但可以兼顧讀書的品質、可以在檔案上筆記、比紙本容易整理檔案及便於攜帶,這些都還是值得買閱讀器的理由。
如果只是偶爾需要讀論文,並不是主力使用項目,我覺得ipad就足堪使用,畢竟ipad的縮放靈敏、筆記也相當方便,不是經常性、長期地拿來閱讀的話,對於眼力的影響也沒有那麼嚴重了。
➡️各大品牌10.3 吋閱讀器常見的有這幾台:
Kobo Elipsa 、HyRead Gaze X Plus 、BOOX Note5 、mooInk Pro
➡️各大品牌13.3吋閱讀器常見的有這幾台:
閱讀文字類書籍
閱讀器是非常適合閱讀文字類的書籍的,而且如果你的閱讀主力,跟我一樣都是文字類,如小說、科普、社哲等書籍的話,極為推薦只要購買6吋的閱讀器就好,因為我認為6吋閱讀器有許多其他尺寸、其他載體沒有的優點,可以大大幫助增加閱讀量。
➡️延伸閱讀:推坑閱讀器的理由及6吋閱讀器的超多優點(內有6吋機種詳細比較及介紹)
閱讀雜誌
彩色閱讀器是有的,而且技術也一直在提升,不過電子紙的技術比起螢幕的彩度還是有差別。其實我比較難以想像有人需要大量、長時間、專注閱讀雜誌,而有需要特地為此買到一台彩色閱讀器護眼,一樣的價錢,還是直接買台ipad吧,在彩色的呈現上,還是螢幕比較漂亮,加上平板有其他功能與好處,如果是想要看彩色的書籍,還是建議使用平板。
➡️彩色閱讀器: BOOX Nova Air C 7.8 吋
閱讀漫畫
大多數漫畫閱讀友,都會比較推薦用大一點的螢幕看漫畫,7.8吋規格的閱讀器,與普通漫畫差不多,是看漫畫的最適大小,再大一點聽說會更爽就是了;漫畫不是我的閱讀主力,偶一為之,所以我沒有追求漫畫閱讀的爽度,還沒有老花眼的人,用6吋閱讀器看漫畫,也沒有到真的不可行,雖然會比實體書的字小,但算是還可以看。
➡️各牌7.8吋主力機種: Boox Nova Air 、 HyRead Gaze Note Plus 、 Kobo Sage (8吋) 、 mooInk Plus 2
我自己如果用網站追新漫畫還是會用ipad看,畢竟連網路的效率也比較好,漫畫我是很喜歡的才會買下來收藏,通常都是看過的才會買,所以就沒有非常在意字體大小。
我自己擁有的是boox poke3 6吋閱讀器與10.9吋大小的ipad air,剛好可以給大家比較看看(ipad會被軟體轉成橫式2頁),也可以明顯看到電子紙(自然光)跟平板螢幕之間的差別。

ipad與閱讀器|看似擇一,實為互補的存在
不知道自己會不會讀、覺得自己甚麼都看、甚麼都看一點、甚麼都需要的人
大多數人一開始可能會覺得自己好像甚麼都看、甚麼都有需要,或者也想要寫筆記、也想追劇(就跟我一開始一樣),那確實ipad或者他牌的平板電腦會是你的最好選擇,平板就是給還不確定自己要看甚麼的人用的,你也可以嘗試在平板上面購買電子書、使用Hyread的app借閱圖書館的電子書,作為自己的入門,如果覺得還蠻方便的話,再入手電子書也可以。
買適合主力閱讀的閱讀器再搭配ipad
如果你能夠很清楚的區分自己的閱讀時間,例如我有9成以上時間都是閱讀小說、社哲類這種文字為主的書籍,而且我的需求是希望通勤時便利讀書、增加閱讀量,因此6吋閱讀器讓我覺得非常方便;至於ipad,則在我外出上課需要筆記、想上網看漫畫、偶爾需要看pdf檔案的時候,就可以使用ipad去補足6吋閱讀器不能滿足的速度、文字大小這些缺陷。
這篇希望有幫大家在平板電腦跟閱讀器之間做出選擇,釐清自己真正的閱讀習慣,購買的目的,才不會踩雷,嗯不過買錯了不常用到也不用太擔心,不管是ipad或是閱讀器,在二手市場上都還是蠻保值的、出手速度也很快,如果在保固期內,大概很有機會用七、八折左右轉手,不管是用蝦皮拍賣或者閱讀器社團都賣得挺快的。真心推薦大家一起加入電子書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