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of Contents
「某某機關好嗎?」「同時面試上了A機關跟B機關,應該去哪個?」「業務好忙!調去學校是不是比較爽?」「中央機關比較好還是地方比較好?」「研考跟業務單位應該選哪個?」「填志願到底該怎麼選機關?」這些問題,永遠是各類公職版面常見的詢問文章,也是在公職圈中,大家口耳相傳難免都會討論到的問題,在高普考放榜填志願時期,也是懵懂無知的新晉事務官們想要知道的事情。
如果大家想知道地方政府、中央機關到底有啥不同的,可以看這篇中央地方的比較,不過要討論職務爽屎、評論機關好壞,我還是有幾件觀念,想在開啟這個議題前先提醒大家。
👍👍想要加強商調速度、面試很緊張、不曉得怎麼回答才加分、如何回答可符合機關屬性,可以預約我的模擬面試服務喔➡️模擬面試預約點此
更建議閱讀下列進階篇:
沒有絕對的好機關、壞機關、爽缺、屎缺,別人口中的好缺未必適合你
同理,別人做不下去的工作,你也可能樂在其中,在職涯之中,只有自己能探索自己需要的是甚麼、擅長甚麼又不擅長甚麼,高普考分發填志願而來的第一個職缺,也許你沒有太多選擇性,但是進入機關之後,慢慢探索自己在哪個環節比較有優勢,也可以為日後商調做好打算。
大家都以為準時上下班、工作單純就是「爽」,但我自己喜歡的單位,卻都是有點壓力、挑戰性,也比較繁忙的單位(一些屎缺榜上有名的地方);我也曾做過例行性的登記業務,每天都可以把當天工作做完,幾乎不需加班,可是不到一年就覺得每天做重複的事情很乏味厭煩,我就知道自己是喜歡一直做新的有趣事情的,我喜歡步調快的單位、與積極的同事共事、最好還有一點自由度能在工作上發揮個人色彩。
我並不是甚麼特殊少數體質,設立網站沒幾個月,我已經收到不只一個讀者傳訊商談「從業務繁忙的市政府調到醫院/學校,每天可以準時上下班沒錯,但我卻更不開心了,是否該調回去?」不用懷疑,就是有這麼自找罪受的人(而且可能不在少數),但這告訴大家的是,以為業務繁重就是種痛苦,可能是個誤會,有時候隨之而來的成就感、團隊默契甚至升遷機會,可能也是很多人喜歡的感覺。社會上的人百百種,在你自己舒適的位置、做能力所及的事,就是對你而言最好的地方,不用去追求別人認為的好或壞。
每一個機關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跟問題,每一個人也有自己可以忍受與不能忍受的狀況,有時候工作很賽但是長官很罩,還是可以拚下去;有時候事情很輕鬆但是沒目標也會很空虛,這些很難以只是用「屎」「爽」去概括認識某個機關或某個職務,可以的話,再了解多一層,也更試著認清自己工作的樣子,才更有機會找到適合自己的職缺。
各種公部門職涯問題諮詢服務、模擬面試可以加line:@287yinhq 詢問
比起職務內容,機關首長風格、主管與同事等人際關係,更決定一個機關能不能留
一個機關好不好待,其實工作內容的因素只佔不到三成,反而機關首長風格、機關風氣等等,可能佔了七八成因素。遇到對業務很了解凡事都可以在民意機關台前對答如流的長官、還是緊張兮兮每件事都要別人馬上傳line救火的長官;會幫自己決定負責的長官或是凡事責怪下屬的長官;會站在機關同仁立場維持底線的長官或是只要上級或民代交辦就答應的長官;機關首長也影響到幕僚與主管的任用,所以會非常直接影響到公職工作還有整體機關氛圍,可說痛苦與快樂繫於一人身上。
幸運也不幸運的事情是,因為選舉的關係,政務官異動算是挺頻繁,所以現在的長官未必下次選舉之後還是長官,壞的長官會走掉、好的長官也會走掉,之前的好單位可能幾年後變成火坑、原本沉悶的機關也可能在適當的人帶領之下士氣大振;所以儘管你打聽到某某機關的評價,也要注意首長是不是同一位,否則很可能報到後情勢完全不一樣;相對的,一個機關能不能待,有時候打聽首長比打聽機關本身更有判斷價值。
職務說明參考就好、高普考專業別緊抓不放,開始工作就是新的學習
不少人在高普考填缺的時候,都很在意職務說明的內容,甚至有人會在進入機關之後因為覺得職務說明跟實際工作不一樣而感受到巨大落差。
事實上則是,填寫職務說明徵才的時間,跟實際到職的時間通常隔了幾個月,機關內部工作分配已經有變化,也可能在這期間有任務的變動,這都無法確保你做的事情會完全與職務說明吻合。另一個心理準備則是,絕大多數的機關、絕大多數的工作跟職務,都跟高普考考試的科目沒有關係,無論任何職缺,工作都有一大部分(甚至全部)是做跟考科專業沒有相關性的事情,甚至也可能進入扯不上邊的機關。
考試與實際用人需求脫節一直以來都為人詬病,當然考選部也逐漸嘗試在做出轉變(但爭議仍然很大,牽涉利益太多)所以在選才制度未能符合機關真正的需求之前,大家還是要先有個心理準備:實際工作跟考試是兩回事。
進入機關之後,會有更多新的需要學習的流程、不同領域的法令,甚至你有機會變成某種領域的專家,而那些都不是考試讀書階段可以學到的事情,所以實際要做甚麼事情,只有到機關報到、拿到主管給你的分工表、接到同事的交接資料之後,才會知道,在選缺的時候,就是儘量地找一個整體調性合適的單位就可以了,不需要牢抓著考試的專業不放,開放心態也許可幫助你更有機會在工作得到更好的學習與發揮。
相關文章:公務員的成就感、服務價值與動力
選缺前打聽機關消息有技巧,道聽塗說別輕易相信
我認為在公開討論區詢問職缺問題,最危險的就是,你根本無從得知回答的人的背景,他可能根本不見得待過那個單位、甚至跟那個單位沒有接觸、他也不了解你,何況全國的機關真的太多太多了,光是同個單位的不同科就會不一樣了。很多網友也只是用某一部分的經驗或者刻板印象在告訴別人甚麼好、甚麼不好,這就像感情問題、婚姻問題上網找網友求助一樣,資訊非常片面,也許有時候說對了,但未必正確,所以如果只是講說OO很爽XX很屎這樣的的內容,我認為都沒有甚麼採信價值,除非有人清楚地講說,某個機關問題是甚麼、優點是甚麼、狀況是怎樣,否則我們都無從判斷。
想要打聽的話,如果透過親朋好友、同事長官就更好了,有時候也未必要直接在那個單位任職的,因為公務界很多相關單位都有業務接觸,比較常往來的單位,也可以大概感受的到對方的工作氛圍、長官風格、同事關係等等,不妨多問問看從事公職的親友有沒有接觸或認識。
如果都沒有任何認識的人,那麼透過機關網站或機關粉絲專頁觀察調性(是很積極活潑的、還是保守規矩的?發布新聞稿的頻率?有沒有重大爭議的案子在跑?)或者假裝民眾打去詢問問題,接聽的人是很不耐煩還是樂意幫忙(跟他上班開不開心有一定程度的關係)在事求人上是不是頻繁開缺或突然間開很多缺?(與業務繁忙程度、同事年齡層有關,越年輕的機關調動越多;有時也跟首長等人事問題有關)這些觀察方式,可能都比上討論區問網友,能得到更多參考性喔!
比基礎訓實用的公職訓練書
這篇文章編修後也有收錄在「公務員工作生存教戰手冊」之中,這本書是以職場實用觀點出發,不管從政府的組織運作、分工推業務、開會類型、辦活動、公文的小眉角、解鎖電話恐懼、擔心辦採購與提升承辦效率,剛進入公職職場擔心挫賽的你,會是你的好朋友!七成以上的內容,都是網站中沒有辦法免費看到,是目前市面上唯一專屬公職的職場技能書唷!
博客來:
志光網路商城:
momo:
誠品網路書局:
選缺、選機關與商調攸關個人發展,跟商調面試系列息息相關,就算是高普考選缺,也都可以看商調系列文章,對公職體系的職務會有更多了解!如果是個別的職涯問題諮詢服務、模擬面試協助,請直接加line:@287yinhq 詢問
如果你是高普考新進同仁,這些文章你可以看:
如果你是在職同仁要準備商調,這些文章你可以看:
更建議閱讀下列進階篇: